目前我國鋼鐵生產的原料以鐵礦石為主,廢鋼少,電爐鋼的比例不到10%。去年我國使用廢鋼2.3億噸,而消耗的鐵礦石達14億噸左右。同時,我們使用的鐵礦石質量差,鐵品位低,雜質含量高,冶煉難度大。因此,資源轉型升級的大趨勢是增加廢鋼的用量。從現實條件看,我國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,廢鋼的積蓄量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。相關研究顯示,未來幾十年我國每年增加1000萬噸~1500萬噸的廢鋼,這為提高廢鋼資源的利用比例提供了基礎。
“由于長流程煉鋼工藝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存在,在近二、三十年內在我國可能仍占主導地位,我們必須重視和思考鐵礦石的質量問題!敝,姜濤重點談到了鐵礦石的提鐵降雜問題。
目前我國使用的進口礦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。澳大利亞礦的鐵礦石品位在61.5%左右,巴西礦在63%左右,但是澳大利亞礦占了進口礦總量的近70%。同時,我國每年產鐵礦石或者鐵精礦3億多噸,平均鐵品位也是63%左右或低于63%。因此我國鋼鐵生產使用的鐵礦石平均品位在62%左右。
這個品位跟發達國家,特別是跟歐美國家的鋼鐵生產原料相比,要低3~5個百分點以上。所以,我們要全面提升鐵礦石的質量,把鐵的品位平均提高3~5個百分點以上,并進一步降低鐵礦中的雜質含量,這樣就為實現綠色低碳生產奠定了基礎。這個道理很簡單,因為礦石含鐵越低,冶煉耗能就越高,厚壁無縫鋼管碳排放量也就越大。
在現有基礎上將鐵礦石品位提高3~5個百分點,大概每噸礦的成本要增加15至25元。但是,我們不能只算投入,還要算產生的效益,高品位鐵礦石在節能、增產、降碳方面能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綜合效益。所以,面向鋼鐵‘雙碳’目標和日益加劇的國際競爭,我國含鐵原料轉型升級勢在必行,對于現有技術可以進一步分選富集的鐵礦原料,不論是進口礦還是國內礦,建議都要根據礦石的性質和特點考慮采用磨選、再選或再磨再選方案進一步提升鐵礦品質。
總體來講,全面提升鐵礦石品質是大勢所趨。品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:一是鐵品位高,二是其他雜質含量低。我們發展氫冶金,其中,豎爐氫還原工藝對鐵礦石的品位要求大于67%,高爐煉鐵工藝也要求鐵礦石的品位越高越好。未來,我們對高品質鐵礦石的需求量會大幅度增加。
由于現階段所有的鐵礦粉、精礦不能夠直接入爐煉鐵,必須先制成燒結礦和球團礦,所以如何制備性能優越、清潔綠色的冶煉爐料,也是未來促進鋼鐵行業節能降碳的一個重要領域。
|